Skip to main content

高阶函数

高阶函数(Higher-Order Function,HOF)是函数式编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。一个函数可以被称为高阶函数,表示它或者接受一个或多个函数作为参数;或者返回一个函数。如果高阶函数接收其它函数作为参数,则它的行为在运行时,可以基于传递给它的函数进行动态调整。

Python 中有一些内置的高阶函数,包括函数式编程中经常使用到的 map(), filter(), 和 reduce() 等。其中 map(), filter() 虽然在函数式编程中使用非常频繁,但是在 Python 中,列表(或字典)推导式以及生成器表达式,在功能上基本可以取代 map() 和 filter()。在 Python 程序中,Pythora 星球居民更倾向于使用列表推导式和生成器表达式。但为了保证代码的可读性,列表推导式和生成器表达式一般适用于简单逻辑,复杂功能的实现还是更适合使用这些高阶函数。

map

基本用法

在介绍生成器表达式的时候,我们使用了一个简单的示例:假设我们有一个输入迭代器,其中包含了一组数据,我们希望生成一个新的迭代器,可以产生一组新数据,这组新数据中的每个数,对应原数列中每个数的平方值。使用生成器表达式可以写成如下程序。

numbers = range(10)
squared = (x*x for x in numbers)

for num in squared:
print(num)

使用函数式编程,对于这个问题,还有另一种解决方案:使用 map() 函数。map() 函数接受一个输入函数和一个可迭代对象作为输入,然后返回一个新的迭代对象。返回的迭代对象中的每个元素,是将输入迭代对象中每个元素传递给输入函数运行后的结果。使用 map() 函数改写上面的代码如下:

numbers = range(10)
squares = map(lambda x: x*x, numbers)

for num in squared:
print(num)

在上面的示例中,传递给 map 的参数,numbers 是需要被处理的可迭代对象,匿名函数 lambda x: x*x 则表示需要对可迭代对象中的每个元素做平方。

使用多个可迭代对象

当给 map() 函数提供多个可迭代对象时,它会并行处理这些对象。这意味着它会取每个可迭代对象的第一个元素,然后应用函数;接着取每个可迭代对象的第二个元素,再次应用函数,依此类推。比如:

a = [1, 2, 3]
b = [10, 20, 30]
summed = map(lambda x, y: x + y, a, b)
print(list(summed)) # [11, 22, 33]

在上面这个示例中,lambda 函数接收两个参数,并将它们加在一起。如果传递给 map() 的可迭代对象长度不同,map() 将在最短的可迭代对象结束时停止。

使用列表推导式处理多个可迭代对象时,要借助 zip() 函数,把多个可迭代对象转换成单个可迭代对象再处理。而 map() 函数可以直接处理它们。

实现 map() 函数

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一下,我们自己如何能实现一个类似 map() 的函数。我们有如下考虑

  • map() 可以接收多个可迭代对象,说明这个函数具有可变数量的参数
  • map() 返回一个迭代器,我们可以使用生成器函数来实现
  • map() 本身的功能还是比较简单的,把输入参数按顺序传递给输出参数就行了

实现代码如下:

# 自定义的 my_map 函数,旨在模拟内置的 map 函数的功能。
# 它接受一个函数和一个或多个可迭代对象作为参数。
def my_map(func, *iterables):
# 将所有传入的可迭代对象转换为迭代器。
# 这使得我们可以使用 next 函数从它们中提取值。
iterators = [iter(it) for it in iterables]

# 无限循环,直到其中一个迭代器耗尽为止。
while True:
# 使用一个临时列表来存储从各个迭代器中获取的元素。
result = []
# 遍历所有的迭代器。
for it in iterators:
try:
# 从当前迭代器获取下一个元素,将获取到的元素添加到结果列表中。
item = next(it)
result.append(item)
except StopIteration:
# 如果某个迭代器中没有更多的元素可供提取,则退出循环并结束生成。
return

# 使用传入的函数对从迭代器中获取的元素进行操作,
# 然后使用yield返回结果。
yield func(*tuple(result))

# 测试自定义的 my_map 函数。
lst1 = [1, 2, 3]
lst2 = [4, 5, 6]
result = my_map(lambda x, y: x + y, lst1, lst2)
print(list(result)) # 输出: [5, 7, 9]

result = my_map(lambda x: x*x, lst1)
print(list(result)) # 输出: [1, 4, 9]

上面的程序复杂在要处理可变多个可迭代对象,但如果配合使用 zip() 函数,上面的代码可以被一句简单的生成器表达式替代:

def my_map(func, *iterables):
return (func(*items) for items in zip(*iterables))

# 测试
lst1 = [1, 2, 3]
lst2 = [4, 5, 6]
result = my_map(lambda x, y: x + y, lst1, lst2)
print(list(result)) # 输出: [5, 7, 9]

filter

基本用法

filter() 用于从一个可迭代对象中过滤出满足某个条件的元素。它接受一个函数和一个可迭代对象。它返回一个新的迭代对象,其中只包含使输入函数返回 True 的原始元素。

我们在介绍生成器表达式时使用的另一个示例正好可以演示 filter() 函数的用法:假设我们需要从一个列表中选出长度大于 5 的单词,如果使用生成器表达式,代码如下:

result = (word for word in words if len(word) > 5)

这个示例也可以使用 filter() 函数来实现:

words = ["apple", "banana", "cherry", "date", "fig", "kiwi"]
long_words = filter(lambda x: len(x) > 5, words)
print(list(long_words)) # 输出: [banana', 'cherry']

filter() 函数只能接收一个可迭代对象,因此,它的实现比 map() 简单的多,只需要使用上面的生成器表达式就可以了:

def my_filter(func, iterable):
return (item for item in iterable if func(item))

# 测试
lst = [1, 2, 3, 4, 5, 6, 7, 8, 9]
evens = my_filter(lambda x: x % 2 == 0, lst)
print(list(evens)) # 输出: [2, 4, 6, 8]

生成素数序列

生成素数序列是应用 filter() 函数的一个经典示例。我们使用“埃拉托斯特尼筛选法”(Sieve of Eratosthenes)生成素数序列。其基本思路如下:

  1. 列出从 2 开始往后的的所有整数
  2. 找到列表中的第一个数字,这就是一个素数,在初始情况下,这是 2
  3. 把所有该素数的倍数从列表中滤除
  4. 跳回到 2 步,寻找下一个素数

程序的代码如下:

from itertools import count

def prime_generator():
# 生成素数序列的生成器
numbers = count(2) # 生成一个从 2 开始的整数序列
while True:
prime = next(numbers) # 序列中,下一个没有被过滤掉的数字,是一个新的素数
yield prime # 返回当前素数
# 过滤掉序列中所有能被当前素数整除的数
numbers = filter(lambda x, prime=prime: x % prime, numbers)

# 测试
gen = prime_generator()
for _ in range(10): # 获取前 10 个素数
print(next(gen))

在上面程序里,itertools 库中的 count() 函数用于生成一个整数序列。我们在介绍生成器的时候,曾经实现过一个类似的无限生成器

def count(n):
# 生成从n开始的整数序列
while True:
yield n
n += 1

像上面这种比较复杂的逻辑,就无法借助生成器表达式来实现了,使用高阶函数是一个更好的选择。不过,素数的生成器也并非必须使用 filter,只不过,如果不使用 filter,我们就需要自己维护一张表,列出所有的已知的非素数,这样程序会稍微繁琐一些,下面是不使用 filter 的素数生成器程序:

def prime_generator():
# 生成素数序列的生成器
factors = {} # 记录所有非素数的因子的字典
q = 2 # 从 2 开始

while True:
if q not in factors:
# q 不在非素数字典中,是一个新的素数
yield q
# q 的平方是仅以 q 为因子的最小合数
factors[q*q] = [q]
else:
# q 不是素数,要找有同样因子的更大一点的其它合数
for p in factors[q]:
# p 是 q 的因子,比 q 大的下一个包含 p 因子的合数一定是 p+q
factors.setdefault(p + q, []).append(p)
# q 已经处理过,删除以节省内存
del factors[q]
q += 1

# 测试:
gen = prime_generator()
for _ in range(10):
print(next(gen))

如果,我们不需要太高的计算效率,不记录被滤除的数值,而是针对每个数都重新检查一下它是否可以被其它数整除,那么,我们倒是可以使用更为简化的代码,一个生成器表达式即可:

from itertools import count

gen = (i for i in count(2) if all(i % j != 0 for j in range(2, int(i**.5) + 1)))

for _ in range(10): # 获取前 10 个素数
print(next(gen))

reduce

基本用法

reduce() 函数用于对序列的数据按照指定规则进行归并,最后产生一个累积的结果。函数的用法如下:

functools.reduce(function, iterable[, initializer])

它接收三个参数:

  • function: 是一个接受两个参数的函数。第一个参数是累积值,第二个参数是从 iterable 中取出的下一个元素
  • iterable: 是输入序列或可迭代对象
  • initializer: 是可选的,它是一个初始值,它会被放在累积结果的前面。如果提供了它,则迭代会从iterable中的第一个元素开始。

reduce() 函数首先把输入的 funtion 作用于列表中的前两个元素;然后再把 funciton 作用于刚才的结果和第三个元素;再把 funciton 作用于刚才的结果和第四个元素,以此类推,直到列表中的所有元素都被处理。也就是最终展开的结果是类似如下的表达式:

result = ... function( function( function(initializer, iterable[0]), iterable[1] ), iterable[2]), ...

比如,使用 reduce() 函数计算一个列表中所有整数的和:

from functools import reduce

numbers = [1, 2, 3, 4, 5]
sum_result = reduce(lambda x, y: x + y, numbers)
print(sum_result) # 输出: 15

函数 lambda x, y: x + y 用于求和,把它传递给 reduce() 函数,就可以用来计算输入列表中所有元素的和。

找到最大值的方法与求和极其类似:

from functools import reduce

numbers = [5, 8, 2, 1, 9, 3]
max_value = reduce(lambda x, y: x if x > y else y, numbers)
print(max_value) # 输出:9

字符串反转:

from functools import reduce

s = "Hello"
reversed_string = reduce(lambda x, y: y + x, s)
print(reversed_string) # 输出:"olleH"

字典合并:

from functools import reduce

list_of_dicts = [{"a": 1, "b": 2}, {"c": 3}, {"d": 4}]
combined_dict = reduce(lambda x, y: {**x, **y}, list_of_dicts)
print(combined_dict) # 输出: {'a': 1, 'b': 2, 'c': 3, 'd': 4}

实现

reduce() 函数的结果通常是一个值,而不是迭代器。所以,也不需要利用生成器来实现它的功能。我们当然可以用循环来实现它的功能,不过下面给出一个使用递归实现的示例,帮助大家熟悉递归:

def my_reduce(func, sequence, initial=None):
# 如果初始值被设置,先考虑它
if initial is not None:
if not sequence:
return initial
else:
return my_reduce(func, sequence[1:], func(initial, sequence[0]))

# 如果序列只有一个元素,返回这个元素
if len(sequence) == 1:
return sequence[0]

# 对序列的剩余部分调用 my_reduce
# 将当前的元素和剩余部分的归约结果应用于 func
return func(sequence[0], my_reduce(func, sequence[1:]))

# 测试
numbers = [1, 2, 3, 4, 5]
total = my_reduce(lambda x, y: x + y, numbers)
print(total) # 输出:15

product = my_reduce(lambda x, y: x * y, numbers)
print(product) # 输出:120

reducer 函数采用的左归并。如果需要右归并,把上面程序稍微改一下即可。

sorted

Python 的 sorted() 函数可以对所有可迭代的对象进行排序。它与前文介绍的列表的 sort 方法非常类似,它们有相似的算法和参数。最主要区别在于,列表的 sort 方法专用于列表排序,它会对列表就地排序,即直接修改原始列表。而 sorted() 函数可以对任何可迭代的对象进行排序,它返回一个新的排好序的列表,而不修改原始数据。

关于排序的算法,我们将在数组排序一节进行介绍。这里主要介绍一下 sorted() 函数作为高阶函数的用法。它可以接受三个参数:

sorted(iterable, *, key=None, reverse=False)

其中:

  • iterable: 是要排序的可迭代对象。
  • key: 一个只接受一个参数的函数,用于从每个元素中提取一个用于比较的关键字。默认值是 None(直接比较元素)。
  • reverse: 布尔值。如果设置为 True,则列表元素将按降序而不是默认的升序排列。

key 这个函数,需要返回一个数据,sorted() 函数将使用它的返回值进行排序。比如,一组有正有负的数值排序,默认只是按照大小排序,但如果 key 的函数是 abs(),它返回的数据的绝对值,那么,sorted() 函数将会按照数据的绝对值进行排序:

numbers = [3, -1, 4, -1, 5, -9, 2, -6]

# 直接排序
print(sorted(numbers)) # 输出: [-9, -6, -1, -1, 2, 3, 4, 5]
# 按绝对值排序
print(sorted(numbers, key=abs)) # 输出: [-1, -1, 2, 3, 4, 5, -6, -9]

words = ["banana", "pie", "Washington", "book"]

# 默认按字母表顺序排序 A~Z,a~z
print(sorted(words)) # 输出: ['Washington', 'banana', 'book', 'pie']
# 按单词长度排序
print(sorted(words, key=len)) # 输出: ['pie', 'book', 'banana', 'Washington']

sorted() 函数可以进行更加复杂的排序工作,尤其是对于复杂的输入数据,比如对于字典的列表这样的数据进行排序。key 函数的返回数值可以是一个元组,这样就可以实现多层排序,先按照一个关键字,也就是元组的第一个数据进行排序,在按照第二个关键字,次要的关键字进行排序,以此类推。

假设我们有一个员工列表,每个员工包括姓名年龄工资等数据。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可以,对他们进行各种排序

employees = [
{'姓名': '张三', '年龄': 45, '工资': 75000},
{'姓名': '李四', '年龄': 30, '工资': 50000},
{'姓名': '王五', '年龄': 22, '工资': 75000},
{'姓名': '马六', '年龄': 22, '工资': 50000},
{'姓名': '小明', '年龄': 30, '工资': 40000},
]

# 按年龄排序

print(sorted(employees, key=lambda e: e['年龄']))

# 按薪水排序,降序
print(sorted(employees, key=lambda e: e['工资'], reverse=True))

# 按薪水降序排序,薪水相同则按年龄升序排序
print(sorted(employees, key=lambda x: (-x['工资'], x['年龄'])))